陕西临潼: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我膝盖疼痛蹲不下去,以前严重了就去临潼区医院治疗,但是离得太远,去一趟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治疗,方便多了。”1月8日一大早,在西安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郭尧卫生室的中医阁里,刚做完针灸、熏蒸治疗的任红峰笑着说。
虽然天气寒冷,但前来治疗的群众却排起了长队。走进欠湾村郭尧卫生室中医阁,映入眼帘的是中医经络图以及各种中医疗法的挂图。中医阁虽不大,但却“五脏俱全”,设有中医诊室、中药房、针灸治疗室等功能区域,配有各种中医特色诊疗设备。
“今天治完就一个疗程了,你感觉怎么样?”中医阁大夫李军峰耐心地询问患者朱先娥。
朱先娥因颈椎问题引起头晕、脖子僵硬等问题。听说中医阁治疗效果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做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牵拉、针灸、拔罐治疗后感觉症状明显减轻。
“来中医阁治疗的群众大多是颈椎、腰椎、关节炎等方面的问题,为满足群众的治疗需求,我们引进了新的设备,可针灸、艾灸、熏蒸同时进行,治疗效果也好。”李军峰介绍。
欠湾村郭尧卫生室中医阁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就诊,让大家“零距离”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有效解决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医阁对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临潼区有39家村(社)卫生室已完成中医阁建设,每个中医阁配备了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可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服务需求。
“来,脚尖向上,大腿往上抬,保持10秒。1、2、3……”在临潼区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里,中医馆主任段去病正在给患者赵轩进行腰椎的复位。
“在家门口看病除了方便,还能享受医保报销,根本就花费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不影响工作。”治疗结束后,赵轩便匆匆忙忙地赶回单位。
“我们的特色是中医理疗康复,2022年我们的中医理疗科被区卫健局评为‘临潼名科’,有不少群众都是慕名而来。”段去病介绍,中医在基层很受群众欢迎,尤其是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中医理疗服务。
“我们虽然是卫生院的中医馆,但设施设备齐全,开设有中医全科、中医内科、中医理疗科等科室,配备中频脉冲电治疗仪、直流电治疗仪、艾灸仪、电动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椅、红外线治疗仪等设备。”段去病说,中医馆可以为群众提供中医骨伤康复、中医理疗康复等全面便捷的中医健康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近年来,临潼区不断提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品质。随着医保政策不断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倾斜,群众在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这也让群众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医。
截至目前,临潼辖区31家卫生院均建成中医馆,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供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了中医馆的全覆盖。同时,为加强全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临潼区每年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2300余人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呢?临潼区临潼中学给出了答案。
识药、捣药、称药、穴位按摩……在临潼中学的“扁鹊中医社”里,社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临潼中学围绕“特色课堂”这一核心,开发了相关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以“特色课堂”“九鼎德育”“书香校园”和“1+N办学模式”四大办学特色为抓手,通过校园硬件改造提升,打造具备讲学区、操作实践区、理疗实践区三大区域的中医药活动教室,并配备有相关书籍、药材、药具等。同时,联合专业力量成立“扁鹊中医社”学生社团,围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和兴趣爱好培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认同中医,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我的哥哥和姐姐就从事中医药行业,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加入了学校的扁鹊中医社社团,在这里认识到了20多种中草药,并且了解了它们各自的功效,还掌握了简单的穴位按摩。通过学习,让我更向往中医这个行业了。”扁鹊中医社社团学生吴雨欣说。
扁鹊中医社辅导老师李莉莉介绍,通过开设扁鹊中医社社团,学生能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知识,把中医药文化的种子种进学生心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校园建设中,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校园里种了58种中草药,同时全力打造扁鹊中医社,让学生以专业化的体验去了解中医,传承中医药文化。”临潼中学政教副主任、团委书记雒昭说。
近日,临潼中学还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首批“中医药文化传播示范学校”。临潼中学在持续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学校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我们将继续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聚焦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服务能力提升、适宜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进一步修炼内功,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影响力。”临潼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孙尖尖表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将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
(供稿单位:“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 作者:罗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