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平:小药材大产业 “参”生不息助农富
发布时间:2024-07-17
阅读量:630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一碗水乡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立足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太子参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示范带动,厚植产业基础。构建“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种植带动作用,建设GAP示范推广基地和黄平太子参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基地,GAP示范带面积3000亩,核心育种示范点300亩,带动就业2万余人次。按照“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的工作思路,建成太子参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1个、省级“定制药园”1个,通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全乡种植太子参3.48万亩,年产值达3亿元。
科学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太子参产、供、销等环节,精准做好产销对接,提升完善产业链,通过整合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等资金资源,建成一碗水中药材交易市场。该市场占地43亩,建有交易门面27间,产品储藏冷库11间,烘干生产线2条,储量约3000吨干药,吸引25家企业药商入驻,初步实现加、购、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强化整体规划和特色布局,以种植基地、交易市场为中心,集成太子参中药材种植、销售、加工一体化智慧产业园,促进太子参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
干群同心,强化产业保障。组建农技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测土配方、技术指导等农技服务,助力增产增收。联合药材客商、太子参种植大户及懂生产经营的技术人才成立中药材协会,对太子参育种、种植、用药、销售、市场等进行全程预警跟踪服务,推进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村级领办+能人合办+群众跟办”的组织方式,鼓励各村组干部、党员、返乡能人大力发展太子参产业,带动全乡80%以上的农户参与种植,培育太子参经纪人66人,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经济优势。
模式创新,提升产业质效。探索开发“太子参+”科学轮作套种新体系,循环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破解太子参因“连作障碍”减产的难题,助推太子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水淹塘村带头发展水稻等互补产业,通过单季稻与中药材太子参循环种植的形式发展种植800余亩,实现了钱粮双丰收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推广“太子参+玉米”“林下太子参”等套种模式,在不影响太子参产量、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土地亩产值,更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一地多收。